札幌簡介
人口

日本最北端的政令指定都市 人口日本排名第四
(截至2024年1月1日)
面積

相當於東京23區總面積的近2倍,大致與香港相同。
札幌的氣候



全年降雪天數為143.5天。 夏季氣候涼爽,濕度低。
初雪在10月下旬左右,12月形成積雪。降雪量大,年均積雪量觀測值約為500厘米,但由於除雪等積雪應對措施完善,所以對民眾生活的影響有限。人口超過190萬的大城市處於這樣的降雪區域,這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。夏季的特點是沒有梅雨,受颱風的影響較少。札幌的水資源豐富,山間殘留至夏季前後的積雪可以發揮儲水的功能。7月至8月的平均氣溫超過20度,但濕度低,早晚氣候涼爽舒適。
*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值 資料來源:國土交通省、日本氣象廳/札幌氣象網
札幌的動植物



札幌的姐妹城市

札幌的歷史
關於札幌(SAPPORO)的詞源眾說紛紜,其中較有說服力的,是其來自阿伊努語中“SA、PORO(幹的、大的)”之意。此外也有“SARI、PORO、PE(濕地、遼闊、河川)”之說,此解釋確切地表現了豐平川的下遊區域。直之幕末,札幌一直是與阿伊努民族進行交易的場所。1869年(明治2年)改稱為北海道,開拓使被派遣至此,開始建設札幌政府。據說,被譽為北海道開拓之父的島義勇曾站在圓山的丘陵上,構思了城市的建設。城市建設計畫仿效京都等城市,其有序的棋盤狀街道至今仍是札幌的代名詞。自屯田兵進駐後,札幌成為馬鈴薯、圓蔥等的一大產地。建起鐵道後,札幌的啤酒、制粉、造紙等產業開始興旺,由此發展成為北海道的政治與經濟中心。1970年(昭和45年),札幌人口突破100萬。1972年成為日本最北的政令指定城市,並舉辦了札幌冬奧會。1950年(昭和25年)開始舉辦“札幌冰雪節”,1992年(平成4年)開始舉辦“YOSAKOI拉網小調節”。此外,2014年將舉辦“札幌國際藝術節2014”等。這一切都使札幌在近年來作為旅遊城市而受到世界的注目。